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发改委>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75E/202309-00119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城市发改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宣城市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9-04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75E/202309-00119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城市发改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宣城市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9-04
关于宣城市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3-09-04 10:51 来源:宣城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奋力“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位次前移,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两次获省对市季度评议经济运行第3

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年初计划

上半年完成情况

绝对值

增幅

绝对值

增幅

地区生产总值

——

8%

980.9亿元

6.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0%

——

7.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7%

106.7亿元

5.1%

固定资产投资

——

11%

——

15.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9.5%

420.4亿元

11.5%

进出口总额

——

12%

14.5亿美元

-15.4%

外商直接投资

——

15%

1675万美元

-33.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与经济增长

同步

26405

5.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与经济增长

同步

12772

9.3%

城镇新增就业

4.5万人

以上

——

2.46万人

——

居民消费价格

——

3%左右

——

0.6%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

能耗

下降

完成省下达任务

预计能够完成全年任务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

排放量降低

完成省下达任务

预计能够完成全年任务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

完成省下达任务

预计能够完成全年任务

(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供给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实施工业强市“6543”计划,成立市“2+3+4”产业链推进组,分产业链编制发展规划和招商地图,聚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上半年全市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分别增长24.4%、20.3%、5.7%;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7户,总数达2145户、居全省第4位。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户、居全省第3位;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9户,居全省第4位。高质量举办中国光伏行业半年会,19家领军企业及1400余名客商参会。成功举办长三角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大会,推动我市重点企业与江汽集团、一汽集团、奇瑞等整车企业高效对接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19%,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二是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明显坚持“科创+产业”,深入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行动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上半年,全市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规上制造业企业清零比例90.2%,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企业清零比例100%,10亿元以上企业实现创新成果申报全覆盖;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79家,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2家,分别是去年全年的1.1倍、1.3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2.16%,同比提高0.3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6.5%,居全省第4位。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半年对接产学研用合作项目273项,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98.7亿元,居全省第5位。紧紧抓住人才第一资源,升级重点产业人才政策“宣十条”,创新推出“引人才送住房”政策,上半年新引进各类人才1.8万人。

三是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落实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工作任务,推动宁国开发区、广德开发区及博瑞特热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落实“两业融合”试点工作。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引导我市12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园区加快电商、物流、文旅等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全面融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出“免费游宣城”优惠政策持续深化绩溪县全域旅游省级服务业改革试点建设。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430.1亿元,增6.3%

四是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开展耕地保护问题专项监督清理整治工作,上半年落实补充耕地项目地块1.06万亩。夏粮播种面积68.1万亩,增长0.4%;总产量22.5万吨,增长1.0%;亩产330.4公斤,增长0.6%。油菜籽、蔬菜、瓜果、畜禽、水产品产量均保持增长。深化“两强一增”推进农业生产,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7%、居全省第4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居全省第3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扎实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9.8%、居全省第2位;新获批9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新增注册家庭农场907个。

(二)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内生动力稳步增强

一是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强化“管行业必须管投资”,制定《宣城市有效投资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3%,高出全省1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参加全省集中开工动员项目开工率98.4%、纳统率92%,均居全省第1位,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民间投资增速均居全省第2,市本级和郎溪县入选二季度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地区。新兴产业百亿项目攻坚持续发力,总投资103亿元的华晟高效异质结电池和组件项目、112亿元的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107.5亿元的宏润高效光伏电池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宣绩铁路、凤凰山水库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8.9%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上半年争取到位资金8.6亿元。

二是重点项目有力保障。制定“三比三学三赶超”年度工作方案和季度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活动2次,充分调动各地推动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用好“有效投资E服通”调度平台,按季度参加集中开工动员。建立周六要素保障会商机制,26期要素保障会共研究解决55个项目土地要素保障问题。强化政策研判,适度超前加强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重点领域谋划,加快前期工作,做到“项目等机遇”上半年谋划储备项目565个,总投资8407亿元。根据国家和省发展改革部门工作部署,认真做好我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库中期评估调整工作,起草上报评估报告,梳理报送130个拟新增入库的重大项目,总投资1884亿元。

三是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出台关于更大力度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实施方案,全市累计发放3000万元消费券和消费补贴。开展“品质生活·乐享宣城”系列促消费活动10场,其中汽车促消费专场活动累计带动汽车消费2.63亿元。结合本地特色,举办2023线上皖东南名品展销会,组织本地近百家企业120多种年货产品、名优农特产品、老字号产品等参展。新增年度网络销售额超1000万元农村电商企业10家,年度网络销售额超100万元农村产品品牌16个,泾县连续6年入选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泾县丁家桥镇成功获评第二批省级电商强镇。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46.17亿元,同比增长21.12%。接待旅游游客2202.9万人次,同比增长47.0%,较2019年同期(2068.3万人次)增长6.5%;实现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增长52.8%,较2019年同期(181.4亿元)增长3.5%,文旅消费明显回暖。

(三)坚定落实国家战略协调发展扎实推进

一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把建设“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作为最有力依托,谋划建设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广德先行区,以产业合作为重点,加快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长三角(宣城)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园建设,上半年“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宣城区域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927.1亿元,同比增长165%。全市在建制造业项目中,自沪苏浙投资项目和到位资金占比均超80%。印发《宣城市融入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2023年工作要点》,推动实施36项重点工作、7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059亿元。

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聚焦主导产业发展,统筹推进东部新城发展规划、金融片区规划和产业规划等编制工作。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细化优化金融片区规划设计初步方案,完善防洪安全、片区综合配套及与宛陵科创城错位发展等内容。根据市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划定昭亭、鳌城、高铁站等12个城市更新单元片区。积极谋划实施昭亭单元片区、鳌城单元片区等片区区域更新改造。2023年谋划实施市级重点在建项目11个,上半年已经完成投资5.3亿元。目前桂花园路南延、九连山路改造工程和市老年大学3个项目已经基本完工。巷口桥铁路二级物流基地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城市水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市人民医院改扩建二期工程、2023年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等8个项目正有序推进。

三是综合交通体系加速完善全力推进高速公路“7+2+2”、普通国省道“7+9+7”、农村公路“4+1”工程建设,其中宣泾一期、宣广改扩建已进入规模化施工,长高高速、杭合高速正在推进前期工作。7个普通国省道美丽公路项目全部开工,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完成222公里,其中G318宣十字路、泾县上板路美丽公路、郎溪美丽公路(十字新和)等3项交通工程均获得2023年度宣城市建设工程“云岭杯”奖。宣绩铁路、旌德通用机场项目加快建设,推动协调宁宣铁路可研专题编制工作,宁杭高铁二通道、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池宣铁路、宁国至临安铁路等谋划项目正在深化研究。贯穿上海白茅岭农场的沪皖大道年内全线通车。定埠港开通运营全省首条县级集装箱航线。开通省际毗邻公交线路15条,数量居全省第一。

是县域经济发展提质增效。郎溪县在二季度省对县季度评议经济运行中居全省59个县(市)第5位。广德市、宁国市均实现百亿制造业项目突破。广德经开区成功入选2023年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拟认定示范园区。泾县成功获评2023年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绩溪县获评中国健康旅游名县,成功入选2022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旌德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8.5%,居全市第一。宁国市先进高分子材料和高端金属材料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泾县电机泵阀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广德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022年度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评估中位次居前。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一是重点领域改革有力推进扎实推进108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建立重大项目市县联动推进机制、全面推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得成事”改革等12项提前完成。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做实“管委会+公司”模式,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并列全省第一。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深化“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国家级开发区100%标准地供地、省级开发区标准地供地比例达72%。加快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整治攻坚,上半年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14万亩、处置闲置低效用地1.23万亩

二是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8条等政策措施,上半年兑现各类惠企奖补资金9.3亿元,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9亿元,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4万户、增长23.8%建立每月政商恳谈、“123”企业诉求处理反馈等机制,7期政商恳谈会88家企业反映143个问题均已办结。聘请中介机构帮助中小企业申请优惠政策,已走访企业1972户,帮助企业获得奖补资金3.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5%。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组织专业机构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源普查,上市后备企业由52家增至123家,森泰股份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加快打造私募股权“基金丛林”,市本级基金规模由50亿元增至135亿元。上半年全市实现直接融资125.8亿元,同比多增41.2亿元;新增贷款325亿元,同比增长18.2%,居全省第3位。我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创历史新高,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15位。

外贸外资韧性增强积极推进“三区一港”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宣城联动创新区承接省级赋权事项44项,首批21个重点项目已投产14个,完成投资超百亿元;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全面推进,创成鸿乔斯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使用海外仓26个,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28.6%;宣城综保区起步区落户企业21家;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项目一期基本建成,上半年宣城至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到发集装箱9000余标箱,汽车零配件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三样出口分别增长33.4%、59.6%、89.5%。成立稳外贸工作专班,充分发挥“清单+订单”、回转挖潜、四方会商、金融服务和风险预警五项机制作用,今年以来共调研走访重点外贸企业100余家,解决困难问题50余个“徽动全球”行动为契机,组织60余家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展会90个,达成意向订单1.5亿美元;为50家企业争取83个133届广交会展位,参展企业数和展位数均创历史新高。

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是绿色低碳发展步伐加快2022年国务院生态文明督查激励。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及“双碳”目标要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1.5%,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4%,宁国经开区入选省碳达峰试点园区。上半年生态保护和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5%。纵深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改革,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

二是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1%,居全省第1位,空气质量变化向好情况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前列,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稳居全省第2位;水质指数排名全省前列,16个国控断面、13个在用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南漪湖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完成253个纳统地块调查核实,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有力坚持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月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督导调研,应于今年完成的266项“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县级自查问题整改任务已完成79%。全面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排查问题503个、立行立改313个,构建主动发现问题、彻底整改问题闭环。水阳江“南阳实践”方案被省生态环境厅推荐至生态环境部。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开展“春暖宣城 千场万岗春风行动暨保用工保就业援助季”、“民营企业服务月”等活动。推深做实“两保五对接”、“三级三方服务企业”、“人社专员专班服务企业”等行动,围绕市重点产业链企业,动态建立“重点产业企业、人才需求、技能培训需求”三个清单,常态化开展民俗特色招、市场精准招、乡镇就近招、线上直播招等花式招聘,持续扩大“三公里”就业圈和充分就业社区覆盖范围。开展就业促进行动,47个社区认定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平台已促成供需对接3.11万人次。建立“稳岗贷”机制,举办长三角“一地六县”创新创业暨广德高质量发展论坛,全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4.7%。失业人员再就业1.4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201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027场,为1587家企业解决用工3.04万人。创业培训5577人,发放创业贴息贷款3亿元。截至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8.04万人、143.16万人、48.82万人、33.42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上半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9719.27万元、特困供养金6549.1万元,保障低保对象63061人,特困人员14776人。全市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10人,上半年累计发放保障资金478.66万元。实施“凌云计划”助学项目,资助101名困难大学生,发放助学金50.5万元。实施“护苗行动”助医项目,资助10位白血病儿童就医用药,使用善款20万元。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牵手行动,全市2560名农村留守儿童走访帮扶全覆盖,发放慰问金60.25万元和慰问礼包1790个。开展“情暖新春 共护未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走访探视困境儿童4052人,发放慰问金75.31万元,发放防疫包、生活包、防寒物资、礼品等物资1564份。开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上半年全市已累计建设34个“城市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83个“农村助餐点”,完成全市老年助餐“1+7”宣传片的制作及发布。加强残疾人福利体系建设,上半年,全市保障31827名困难残疾人和41310名重度残疾人,共计发放3535.7万元补贴。

当前我市经济运行呈现回升态势,但恢复基础仍不稳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一是规上企业承压态势未见明显改观。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4.5%,较全省平均水平低3.7个百分点,居全省末位。部分重点行业恢复不足,1-6月,受出口、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占全市比重8.22%的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6%,为占比前10行业中唯一下降行业。二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位运行。上半年,我市分别完成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面积81亿80万m2,同比分别下降31.6%和43.3%,均居全省第15位;新增房地产开发项目9个,同比下降41.1%。部分县市2022年以来房地产投资、销售绝对值下滑严重,在全市占比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全市投资。三是外需收缩压力仍然较大。上半年,全市进出口实现14.5亿美元,同比下降15.4%,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8位、第13位;实际利用外资1675万美元,同比下降33%,居全省第16位。进出口方面,建材、羽绒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海外需求下滑严重;化工行业上半年进出口预计下降1.8亿美元,拉低全市进出口10.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方面,各县市区均未完成序时进度任务;全市共注册11家外资企业(同比下降21.4%),合同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仅2家。四是少数指标不及预期。从上半年进展来看,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两项指标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压力较大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三项指标距离年初计划仍有一定差距

二、下半年工作意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强化创新引领、产业支撑、项目带动,狠抓政策落实,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增强发展内生动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尽最大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全面加速融入长三角一是加快推进“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崛起成势。加快建设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一区三片”,争取纳入国家和省相关规划、决策积极筹备“一地六县”主要领导座谈会,做好商量沟通、文件准备,确保会议取得实效。推动建立“一地六县”执委会,形成高能级领导体制和决策平台全方位融入长三角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持续推进与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合作,积极争取加入上海大都市圈。全力推进长三角(安徽·广德)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加快建设长三角(宣城)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三区一港”建设,加快构建连通长三角一线口岸的大交通、大物流、大通关体系。以制造业为重点加大招引力度,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

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好新能源和汽车零部件首位产业培育。梳理行业头部企业名单,进一步加大对接力度,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强项目建设“全周期”“保姆式”服务,加快推进华晟、中鼎亚德林、仕净、吉利、宏润、远景、立讯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释放,以重大项目增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二是加快构建“2+3+4”产业链体系。加速产业链规划编制,明确重点产业领域、产业链条分布、配套企业图景等,细化产业链发展目标任务以及时间表和路线图。三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深入实施“机器换人”,坚定不移推动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供应链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总部经济、平台经济。

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一是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规上制造业企业“三清零”行动,抓实重大创新平台争创、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更好为产业发展蓄势赋能。引导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今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双突破700家。二是充分发挥教育对创新的支撑作用。积极推进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技术大学,加快设立“光伏学院”“汽车学院”。用好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教育资源,推动市校企联建,在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发挥实质性作用。三是加快营造近悦远来、各尽其才的人才生态。把产业人才作为引才育才重点,围绕企业需求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编制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创新评价、激励等机制,深化落实产业人才政策“宣十条”“引人才送住房”等政策,

)积极稳妥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依托“有效投资 E 服通”线上调度平台,加强重点项目全流程服务监管,推进计划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坚持“管行业必须管投资”,进一步优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工作机制,提升项目谋划实施专业化水平,大力推动能源、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各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G50宣广高速改扩建、宣泾高速一期、宁国抽水蓄能电站等在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宁旌高速、泾青高速、宣泾高速二期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加快完成绩溪家朋、宁国龙潭、泾县、广德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二是强化项目谋划争取。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军民融合、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再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将新谋划的铁路、能源、水利等重大项目纳入重点专项规划。做好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项目申报工作及2024年项目谋划工作三是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落实好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各项政策,充实吸引民间投资重大项目库,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大力促进消费需求释放一是大力开展促消费活动。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深入实施全市更大力度恢复和扩大消费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各县市区在汽车、家电、文旅、大众消费领域做好消费促进工作。突出“品质生活·乐享宣城”主题,打造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需求加快释放。二是加强限上企业培育。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和部门的职能作用,压实各方责任,全面摸排和梳理,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将符合条件的商贸单位及时纳统入库,进一步拓宽限上单位培育范围,提升限上单位培育质量。三是加强房地产项目调度。落实省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20条”,结合实际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解决好新市民、年轻人等住房问题,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行货币化安置,促进安置与市场良性互促。结合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促进住房消费提档升级。“一楼一策”推进保交楼项目建设,提振市民购房信心。

(六)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一是全面抓好农业生产。全力夺取秋粮丰收,确保完成全年粮食产量目标任务。依托绩溪、旌德皖南黄牛种质资源,加快特色畜禽养殖业发展。二是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农业招商,深化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建设行动,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积极引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编制2023年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方案,大力推广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等模式,拓宽农业农村投资渠道,激活农村各类要素,提升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四是守好“防返贫”底线。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健全动态监测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推动外贸促稳提质增效。一是加大外贸主体培育力度。紧盯“回转挖潜”和“孵化培育”两项清单,发挥好各县市区领导包保和商务、税务、海关、外管四方攻坚行动作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加快形成增量。持续发挥安徽众投国际贸易公司外综服平台作用,积极推动成立由国有资本注资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报关等一站式服务。二是加强开放平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宣城综保区申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验收工作,推动上海海铁联运班列尽早开通。充分发挥广德市皖东南B保保税和出口退税作用,服务全市进出口企业,推动数据回转。三是加快跨境电商工作进度。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招大引强,加快培育跨境电商主体,做大交易额,引导企业用好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扩大9710出口规模,开通9610业务,迎接国家商务部对综试区首次考评。

(八)推动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一是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加强高排放移动源管理,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持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流域治理,精细化开展水环境质量管控工作。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重点重金属减排,持续推进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村黑臭水体长治久清。二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自然资源保护,积极开展2023年度剩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督查考核和执法监管。实施好商品有机肥推广利用项目,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不断提升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三是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紧盯水泥、钢铁等重点用能行业或企业,对标能效标杆水平或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持续开展节能技术改造,不断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加强国家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业园区创建指导,争取新的突破。持续跟踪对接省级绿色工厂申报工作,努力提升指标兑现率。认定市级绿色工厂10家以上,夯实绿色工厂梯级培育基础。

(九)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一是持续稳就业保用工。持续推进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强化稳增长与稳就业良性互动,促进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帮扶。进一步完善人社用工专员和服务专班机制,落实重点企业用工“包保”责任制。强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动重点产业企业与市内外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对接机制。持续加强“创业在宣 城邀你来”特色品牌建设,着力构建“产学研用金政服”七联动的“北斗七星”创新创业共同体。二是持续强社保兜底线。深入开展全民参保攻坚行动,实施“数据找人”计划,推进社会保险提质扩面。健全落实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省级基础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建立社保待遇领取资格“静默认证”常态化机制,深入开展巩固提升社保基金管理专项行动,推动社保基金安全稳定。深入开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在我市108个老年助餐建设运营任务全面完成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服务,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机构持续健康运营。三是持续补短板均发展。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持续推进“安心托幼”行动,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持续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中小学建设,推动集团化办学、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稳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优化义务教育结构,落实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跟踪问效。持续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做好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就学和教育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