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发改委>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75E/202203-0000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公民
名称: 市发改委(粮储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安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3-02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75E/202203-0000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公民
名称: 市发改委(粮储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安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3-02
市发改委(粮储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2-03-02 09:16 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体:[ ]

根据有关工作要求,现将市发改委(粮储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分析调度。紧盯主要经济指标和年度目标任务,每月、每季度开展经济运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并下发工作提示单,强化运行调度。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33.29亿元,增长1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实现了“十四五”精彩开局。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2021年,全市亿元以上(工业5000万元)在建项目843个,完成投资885.53亿元,占年度计划138.9%;新开工项目422个,开工率144.5%;竣工项目317个,竣工率217.1%;651个列入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5亿元,投资完成率居全省第1位。

(三)持续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4%,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芜黄高速建成通车,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基本建成,郎溪华茂电梯零部件、宁国司尔特新型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等项目竣工投产。

(四)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无锡、常州、湖州及上海光明集团,在交通运输、产业合作、生态环保、市场监管、数字长三角等28个方面建立了一系列专项合作机制。完成“一地六县”合作区总体空间规划布局,获得省专项政策措施支持。强化与南京都市圈联动发展,共建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创新联盟,推动都市圈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作为杭州都市圈观察员城市,积极参与编制推进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方案,加快建设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持续深化603基地和航天科技产业园产业合作。与无锡共同签署《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合作。全域推行长三角“一网通办”,实现G60九城市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办理。

(五)加快推动战新产业持续发展。大力推动“三重一创”建设,加快建设省级宁国战新基地、泾县节能高效电机工程、宣州生物医药专项,形成了“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梯次推进和滚动发展格局。新组建2家省级产业研究中心(宣城博瑞特节能高效锅炉研究中心、宣城泾县威能电机研究中心),目前正在省级审核阶段。战新企业达460户,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8%。

(六)大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771.2亿元,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0%。加强服务业项目建设,争取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600万元,积极组织国家粮食仓储设施专项申报,旌德县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做好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监测,每季度开展重点指标数据统计,宁国市经开区获批为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区域。成功发行12只企业债券,目前,10只债券处于存续期,“2021年宁国债”“2021年郎溪债”已经省发改委呈报国家。

(七)加快推进绿色生产节能降耗。严把项目准入加强重点行业企业能效监管加快节能技术推广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持续推进标准地改革。宣城经开区、宁国经开区、安徽广德经开区列为省“标准地”改革试点开发区,共出让“标准低”土地1327.58亩。宣城经开区成功申报省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荐宁国经开区、广德经开区申报G60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组织广德英烈山小镇、宣州虾客小镇等6家特色小镇申报省级特色小镇。

统筹做好粮食安全、能源保障、军民融合、物资储备、社会信用体系、价格等其他方面工作。

二、2022年工作总体安排情况

(一)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力实施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深入开展“三比三学三赶超”活动,按月通报、按季考核,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积极抢抓政策红利。紧紧抓住国家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券1.46万亿机遇,争取更多份额。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围绕“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协调联动、强力推进,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50个、完成投资750亿元以上。紧盯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加快宣绩高铁、G50宣广高速改扩建、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翼天·宣城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宣城经开区光伏产业园、宁国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

(二)全力以赴推动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产业链建设。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十大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固链强链加快园区转型升级。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选择2-3个园区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抓好“亩均论英雄”改革,大力推进“标准地”建设,运用市场机制推动要素合理配置。强化“双招双引”工作。围绕打造“2+8”特色优势产业,靶向招引一批行业标杆企业、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确保新建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招引50亿级、百亿级项目实现突破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深刻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双控”制度,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三)全力以赴推动提质扩量增效。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大力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年行动,加快企业梯度培育。实施制造业总量翻番、市场主体倍增、千亿产业攻坚等“十大行动”,壮大工业骨干支撑。突出服务业“锻长补短”。高水平建设“三区一港”,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力引导11家服务业园区集聚发展,重点发展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以宁国经开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深度试点为抓手,推动“两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