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发改委>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75E/202001-00066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其他 / 其它
名称: 关于宣城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1-10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975E/202001-00066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其他 / 其它
名称: 关于宣城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1-10
关于宣城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0-01-10 15:37 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我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认真执行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开创新局面,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表1: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年初计划

预计完成

绝对值

增幅(%)

绝对值

增幅(%)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8以上

突破1500

8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9左右

10左右

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8.5左右

7左右

财政收入

亿元

与经济增长同步

254.7

6.1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0左右

10左右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亿元

12左右

2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9.5左右

10.5左右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高于全省平均

正增长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6.5以上

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同步

9.6左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左右

9.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

万人

4以上

——

5.8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完成省下达任务

完成省下达任务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

完成省下达任务

完成省下达任务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

完成省下达任务

完成省下达任务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

%

完成省下达任务

完成省下达任务

    (一)强化监测调度,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定期对指标运行进行调度,完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增强政策举措的有效性,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增长8%左右。

一是投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分层分级调度,进一步完善市领导联系推进重点项目制度。强化要素保障,持续开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每双月现场调度等活动。509个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竣工率居全省前列;在建市重点项目696个,预计完成投资680亿元。预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

二是消费基础作用持续加强。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组织实施宣城老字号评定和安徽老字号申报工作,精心举办皖东南名品展销会系列活动,着力扩大宣城地方名品、商号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690个,完成交易额122亿元,同比增长26%。旅游消费持续旺盛,预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7亿元,分别增长16.1%和20.2%。

  三是进出口保持基本稳定。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8.5亿美元,实现正增长。着力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稳外贸的促进作用,引导400余户企业参保短期出口信用险、20户企业投保综合险,有效降低了国际贸易风险。狠抓外贸基础,持续做实“三百”“三单”等“包保”服务,新增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210家,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94户;进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达35户,实现进出口9.2亿美元,同比增长1%。推进外贸基地品牌建设,宣州区卫浴产品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基地,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成功申创省级羽绒出口基地。

  (二)聚焦工业强市发展,产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隆重召开全市工业强市暨招商引资推进大会,表彰20名功勋企业家、50户明星工业企业,奏响全市工业发展最强音。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扎实推进“三重一创”建设,高水平建设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泾县高效节能电机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精方药业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入选第四批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战新企业达479户(新增69户),预计产值增长21%,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5%,分居全省第3位、第6位和第2位。皖南电机技术中心成功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市开发区成功申报省级创新型智慧园区试点。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民参军”取得新进展。

二是传统产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滚动实施“千企升级”、新兴产业“双百项目”等改造计划,持续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主导行业发展平稳,重点企业活力增强。处置盘活“僵尸企业”57 户,盘活土地2973亩。

专栏1:2019年传统产业发展成就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中鼎集团、司尔特肥业、广信农化、皖南电机、中鼎橡塑、富凯特材6户企业入选2019年安徽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综合百强。中鼎集团、亚夏实业、司尔特肥业3户企业入选2019年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

安泽电工荣登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省股交中心“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达15户。

绿色制造成效显著

新增4家国家绿色工厂、8个国家绿色设计产品,均居全省第1位。

改造升级持续推进

推广工业机器人923台,新增13个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富凯特材高端轴承钢及润滑项目入选国家强基工程,同类项目全国仅2个。

三是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获批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创新综合能力和潜力分居全省第3位和第1位。宛陵科创城列入G60协同创新平台,一期投入运营。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5户,总数突破300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高出全省3.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5位;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52.8%,居全省第2位。同国内外5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产学研用合作项目336项。招引落户高层次人才团队14个,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52人,8个团队入选省级扶持团队,居全省第2位。

四是服务业发展总体平稳。引导传统商贸企业适应“新零售”创新转型,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115户。成功举办第九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第四届皖赣鄂湘四省非遗联展、全球华人少年书法大会等活动,进一步打响“中国文房·诗意宣城”文化旅游品牌。官塘湖创成国家4A级景区。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创建,3个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占全省入选总数的1/4。智谷软件产业园入驻企业突破100户,园区总产值超45亿元,初步形成地理信息、软件大数据外包、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四大特色产业。

(三)主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开放合作水平再上新台阶。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宣城行动计划》,着力发挥宣城比较优势,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区域发展协同性、联动性进一步增强。

一是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细化实化219项一体化具体任务,明确到责任单位,以清单式、项目化方式逐项推进落实。深入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牵头组建G60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松江宣城产业园、宣城萧山产业园等重大区域合作项目加快推进。深化做实苏皖合作示范区,与长兴、宜兴等周边毗邻县市共同提升文旅一体化合作水平。积极谋划“一岭六县”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试验区建设。绩溪县与杭州市临安区签署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开通首条浙皖省际公交线路。全域推行长三角“一网通办”,办理异地营业执照35户。实现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二是招商引资取得积极成效。聚焦主导产业设立12个市直招商组,聚焦重点区域调优6个驻外招商办事处,聚焦10个商会组织推进以商招商,聚焦3个专业机构探索委托招商,“领导挂帅、全员参与、专业招商、产业招商”统分结合的招商格局进一步深化。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400个,居全省第1位。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8个、5亿元以上项目4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投资50亿元的绿地城际空间站、投资30亿元的阿玛尼全球宣城研发中心等项目成功签约。

    三是平台建设持续加快。大通关合作成效不断提升,实现通关单无纸化、原产地证无纸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全覆盖;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开展铁海联运,完成货物出运5130标箱。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运营,开局良好。正式启动宣城综合保税区申创工作,二类水运开放口岸申报加快推进。

  (四)统筹区域城乡发展,中心城市建设开创新局面。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夯实市区产业基础,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速。

一是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交通建设投资90亿元,新增一级公路51.5公里、二级公路22公里。

专栏2:2019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交通

商合杭高铁、皖赣铁路扩能改造芜宣段建设进展顺利;宣绩高铁开工建设宁宣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芜黄高速宣城段加快建设;宣泾高速、G50宣广改扩建、宁国至安吉中溪至唐舍段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宁宣杭高速高淳段、临安段,溧宁高速溧阳段3条省际“断头路”开工建设。G318宣十路等5条一级公路和2条二级公路主体工程均已完成。

芜宣机场加快建设

水阳江航道整治闸室工程主体完工,芜申运河定埠港开港运营,宣州综合码头工程二期加快推进。

宣城客运总站建成。

水利

港口湾水库灌区加快建设;牛岭水库主坝体开工建设

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工程部分项目已先行启动并基本完工,剩余部分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青弋江治理工程宣州段已完成,泾县段正在抓紧实施

2016年灾后水利薄弱环节治理项目中,42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已完成33项,10项易涝区泵站工程已完成5项,116座小型水库加固工程已完成113座。

能源

新建续建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18个,220千伏江塘(广三)、宗汉岭(郎三)、东坡(宁墩)等5项输变电工程竣工投产。

绩溪抽水蓄能电站第一台300MW机组投运,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开展前期工作。

宣城黄山天然气干线、南陵—泾县天然气支线基本贯通

二是中心城市能级品质不断提升。协调实施畅通、安居、活水、安保、美丽“五大工程”,新建、续建城市项目183个,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50亿元以上。城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入选第九批国家节水型城市。

专栏3:2019年中心城市建设成就

畅通工程

水阳江大道闭合段北段建成通车,城市“二环”顺利闭合;中心城区“四环八射”框架基本形成。

完成创业路、环山北路等32个城市主次干路项目建设,城市路网进一步加密

安居工程

全市棚户区改造开工5375套,基本建成911套,争取中央和省补助资金共31109万元。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2个,改造面积69.44万㎡,改造户数6219户,完成投资额5504万元。

活水工程

启动实施清溪河、解放河等城市水环境治理项目,持续开展城区内河截污管网修复完善工作,城市内河水质明显提升;基本消除四条内河黑臭水体,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黑臭水体专项督查;城区活水工程管道部分开工建设。

安保工程

新建和改造排水管渠32.2公里,完成雨洪行泄通道工程20.1公里,排水防涝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美丽工程

宛陵湖东湖建成开放。

中央公园生态绿地抓紧推进前期工作。

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大力推进产业类重点项目建设,市区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专栏4:2019年市区产业发展成就

宣城经开区

“5个100”有力推进:规上企业达到103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04亿元,新开工项目102个,亿元以上项目到位省外资金103亿元,启动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

蚂蚁乐居、天时产业园、德龙快装5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或投产

启动实施雇员制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激发。

宣城现代服务业

产业园

“五个百亿”稳步推进,农批交易额120亿元,建材交易额80亿元,羽绒销售额24亿元,电商线上线下销售额12亿元,仓储物流营业额12亿元。

钢材物流交易中心投入运营建材物流交易中心开工建设,农副产品批发物流园基本建成、即将投入运营。

加快培育“四新经济”,坤泽呼叫中心一期服务外包基地正式运营,电商及双创孵化平台新引进企业12、在营企业累计保持在50左右,总部经济平台新引进企业36

宣城高新区

宣城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以升促建”持续推进,美诺华药业等32个项目投产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提质提效。宁国、广德、宣州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入选数量居全省第2位。广德成功撤县设市。宁国市先进高分子材料和高端金属材料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广德市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入选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郎溪经开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通过省级评审。宁国经开区被授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扎实推进园区转型升级,2018年考核居全省第7位,宣城、广德、宁国经开区进入全省前30名。旌德县宣砚小镇、泾县云岭红旅小镇、经开区宣酒醉美小镇(试验)入选2019年度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和试验名单,入选数居全省前列。

专栏5:2019年各县市区重点项目进展

宣州区

千缘模具年产5000套汽车车身冷冲压模具、立讯精密连接器及精密模具、众向机械年产1万吨金属精加工零件等项目竣工。

乾清电子碳刷、南德食品年产14000万份方便湿面、华兴羽绒年产330万件家纺产品等项目开工建设。

郎溪县

帏翔电子科技年产10亿个精密连接器、腾旋旋转接头和航空零部件年产1万台旋转接头、托新精密科技年产50万平方米喷漆汽车饰件等项目竣工。

博盈机电金属精密构件研发和制造、普菲特医疗用品、湖晟纺织等项目开工建设。

广德市

固德威智能光伏逆变器、上海竹昌年产300万台笔记本铝外壳、广德王氏智能电路科技年产60万平米双面及多层印制电路板项目竣工。

永茂泰汽车关键零部件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磐石油压智能制造产业园、广信科技创业园项目开工建设。

宁国市

云燕食品生产加工、亚新科工业园、永泰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等项目竣工。

司尔特年产65万吨新型肥料和40万吨土壤调理剂、金瑞电子级玻纤布生产、津隈年产5000套各类数控机床配件和各类机械配件项目开工建设。

  

华衡汽车零部件生产及汽车检测服务、创玺铸造年产3万吨高端汽车零部件及电机配件技改云岭星火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竣工。

月亮湾牛肝马肺水上乐园、中国宣纸小镇国纸客厅及国纸水街、高旭新材料年产50万吨超细重质碳酸钙等项目开工建设。

绩溪县

S456绩谭旅游快速通道绩溪段、绩溪县扬之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等项目竣工。

富凯特材强基工程、西环线二期工程、自来水厂搬迁等项目开工建设。

旌德县

旌德县精准医疗中心、中科博融保健品及保健食品生产、黄山台钻年产一万台智能数控机床等项目竣工。

研学旅行基地水街改造、科技孵化器二期、飞翔电器高硬度金属板材精密塑性成形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

四是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印发实施《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和《宣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通过验收,822个村全面实施“三变”改革,105个村实现股份分红。在全市推广党建+“三治”乡村治理模式。旌德成为国家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先行试点县。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省级家庭农场21个。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930亿元,增长10%,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29户,较年初净增25户。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深入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收入88亿元,增长7.3%。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总产值超过19亿元。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完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575.6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提升工程345公里。城乡客运一体化率由2018年的54%提高至67.4%。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6%。完成乡镇政府驻地污水设施59个、农村改厕35850户。

    (五)纵深推进更高起点改革,市场活力加速释放。有序推进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各级各部门职责。持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一是经济领域改革有序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入推进,建成覆盖全市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发布动态“最多跑一次”清单,深化“先照后证”、“多证合一”改革,巩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证照分离”成果,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新登记市场主体39758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4%;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1003户,同比增长20.3%。

二是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激发。持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和“千名干部联系千家企业”活动,解决企业难题3400余个。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工作,全年减税降费超30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加大金融帮扶企业力度,新增贷款125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新增62亿元;新增新型政银担业务47.3亿元,新型政银担在保余额占全部融资担保在保余额的77.2%;开展续贷过桥业务周转贷款金额24.6亿元,周转次数19.5次,累计扶持企业574户;累计发放“税融通”贷款12.7亿元,服务企业1176户。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新增上市辅导备案企业1户、“新三板”挂牌企业2户、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109户。2018年民营经济考核居全省第5位,宁国、广德、郎溪、宣州居全省前列,创历史最好成绩。

  (六)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进一步夯实。精心组织实施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完成年度目标,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金融治理效果明显。

一是脱贫攻坚连战连捷。严格落实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要求,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3亿元。全面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大排查大整改,排查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基本公共医疗服务等方面问题1209个,已全部整改到位。行业扶贫成效显著,受益人群持续扩大。

专栏6:2019年行业扶贫成效

产业扶贫

累计建成特色产业园区111个,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技能培训2.2万人次,发展自种自养贫困户10021户,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3840户贫困户

组织342家非公经济组织结对帮扶171个村,投入资金2470.9万元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就业扶贫

重新和新增认定就业扶贫车间33个,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407人,带动1329户贫困户

开发公益岗位121个,吸纳贫困劳动者112人。

2户企业被认定为2019年度省级就业扶贫基地。

教育扶贫

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6395名,发放资助资金981万元

医疗扶贫

贫困人口享受综合医保81786人次,补偿18058万元

基础设施

扶贫

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91处,投资4973万元,受益人数6.8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106人

改造农村危房2574户。

二是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扎实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有力有效,整改及验收销号工作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蓝天保卫战成效明显,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均居全省第2位。全市32个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6.9%,其中有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于省定目标一个类别,11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水质指数变化率为-11.35%(负为改善),水质总体较上年明显改善。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土壤及固体废物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生态创建成果丰硕,宣州区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广德市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大幅提升。

三是风险隐患有效防控。不良贷款实现“双降”,降幅居全省首位。健全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准确把握政策,规范举债行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加强动态监测,密切关注债务率等风险预警指标,切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构建大数据监测风险预警机制,先后开展资金霸专项整治行动、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活动,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趋势蔓延。认真履行“七类”监管责任,深入开展融资担保、小贷、典当、融资租赁检查。继续加强互联网金融清理整顿,累计完成3家僵尸类机构的业务清退工作。

    (七)着力补齐短板,民生福祉进一步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动落实一批惠民政策和举措,再次跻身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

一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5%。社保卡持卡人数达222.29万人,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70.2万人、89.82万人、19.81万人、31.5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保障待遇。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5.9万人、232.98万人、23.65万人,三项保险基金分别累计结余14.76亿元、11.45亿元、0.49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二是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深入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完成移交或委托办民办幼儿园24个,占治理任务的100%。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管理体制,组建教育集团11个、城乡帮扶结对学校29组、联合办学7组,教育联盟1个,促进了城乡学校协同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稳步推进实施,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宁国、泾县、广德成功成为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加快推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开展乡镇卫生院分类管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专栏7:2019年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成就

公共教育

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9

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68%。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72%。

北师大宣城学校、市体育运动学校顺利开学。宣城市理工学校升格为普通中等业学校。合工大电子电气楼基本完工

医疗卫生

妇幼保健院、皖南医药卫生学校新校区等项目按计划推进。

文化体育

60%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升级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0%的行政村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市游泳馆、市全民健身馆等重点项目竣工验收。

成功举办宣城市第二届运动会等群众性体育赛事。

养老服务

全市“养老三级中心”建设覆盖率达到84%。

三是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精心组织实施33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财政民生支出增长13%。城市、农村低保标准统一提高为590元/月•人(绩溪、旌德农村为430元/月•人),实现了完全统筹。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扎实做好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安全生产、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服务和人民防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档案、地方志、气象、地震等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看,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较好,三大攻坚战有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迈出稳健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向前迈出坚实一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成绩来之不易。

主要预期性指标中,服务业增加值、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3项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财政收入未达到预期,是由于国家实行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根据测算,如果排除此项因素,财政收入能够增长14%左右,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进出口总额未能实现增幅高于全省的目标(预计低6个百分点左右,但较全国平均水平仍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主要是由于我市对美贸易占比较高,约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左右,在中美经贸摩擦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受到了更大冲击;同时,汽车零部件、耐磨材料等部分重点出口行业面临较大的转型升级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出口增长。服务业增加值未达到预期,主要是因为各季度指标长期不高,多项支撑指标低于全省,部分行业增速放缓,规上及限上企业支撑不足。

尽管预期性指标实际执行出现波动属正常现象,但3项指标未达到预期反映我们自身存在一些不足。对这些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建议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如下:




表2: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草案)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值

增幅(%)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8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0以上

财政收入

亿元

6.5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0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亿元

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0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5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镇新增就业

万人

4以上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完成省下达任务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

完成省下达任务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

%

完成省下达任务

确定上述目标,主要考虑:一是与新发展理念的引领方向相一致。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覆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方面,形成一个系统整体,更加注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与“六稳”工作要求相适应。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坚持稳字当头、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兼顾需要与可能,确保经济实现量的持续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三是与重要关键节点的目标任务相衔接。紧密结合宣城实际,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将年度计划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充分衔接,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

    三、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部署,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决战决胜三大攻坚战

一是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方略,全面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高质量完成剩余约600人的年度脱贫任务,力争109个贫困村年均收入达25万元以上,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优化完善防范返贫机制,及时发现解决致贫风险。找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契合点,加快形成相互支撑、相互配合的良性互动格局。完善和运用脱贫攻坚形成的工作机制和有益经验,研究谋划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二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主线”,以杜绝突发环境事件为“底线”,持续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狠抓中央及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五个专项行动”,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精准治污,狠抓秋冬季污染治理攻坚,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南漪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做好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善各类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设施,深入推进碧水攻坚战。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力抓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区域环境安全。

三是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继续落实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1+8+N”方案。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构筑常态化的金融风险监测、排查和处置机制,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金融行为,维护地方金融安全。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依法规范政府债券资金管理,积极化解隐形债务,确保债务风险可控。

    (二)持续扩大有效需求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围绕“稳投资”,进一步强化四督四保、分层分级调度、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等工作机制,推进计划开工项目尽早开工、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实施重点项目600个以上、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谋划储备项目600个以上,新开工和竣工重点项目合计400个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50亿元以上。加快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凤凰山水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开工水阳江中游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港口湾水库灌区、牛岭水库、扬溪源水库等项目建设,完成青弋江治理。建成天然气宣城—黄山干线和南陵—泾县支线。高质量谋划编制项目,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能量。

  二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落实国家促进消费系列政策,着力增强市场消费活力,积极引导和推动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消费升级,保持消费平稳增长。发挥节庆推动作用,大力活跃假日消费市场和夜间经济。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和服务下乡的双向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医养结合、体育健康等新兴消费,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服务。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等质量安全标准和追溯体系。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稳定进出口。大力培育外贸主体,孵化进出口实绩企业90户。继续做好跟踪、提示、预警等工作,帮助企业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风险,引导企业用好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措施稳定出口。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华交会,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加各类境外展会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会,引导企业积极开拓欧洲、“一带一路”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引导商贸企业扩大消费品进口,完善市场有效供给,满足消费者差异化、个性化新需求。更好发挥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二类水运开放口岸,积极推进宣城综合保税区创建工作,进一步畅通铁海联运通道。

  (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正式启动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做好宛陵科创城运营服务,确保已签约院所按期入驻运营。力争建立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深化与大院大所产学研合作,力争全年对接产学研合作项目300项以上。深入实施“宛陵聚才行动”,积极参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新高地行动,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0个以上。

二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省级宁国核心基础零部件重大基地、泾县高效节能电机重大工程、宣州生物医药重大专项建设,加快宣城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广德PCB等五大市级战新基地产业集聚,积极争创省级重大基地和重大工程,支持亚新科争创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保隆争创分中心,培育打造“三重一创”塔式体系和梯次推进、滚动发展格局,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步伐,进一步挖掘“民参军”潜力。

三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推动“个转企”“小升规”,新增规模企业100户以上。注重培育“专精特新”和成长性企业,打造一批细分市场“排头兵”“单打冠军”和“行业小巨人”。坚持“亩均论英雄”,继续盘活闲置低效土地,强化新增建设用地管理,加快处置僵尸企业。

专栏8:2020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主要任务

继续实施

“千企升级”

继续选择200户重点企业,完成技改投资100亿元以上。

加快

智能化发展

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服务,鼓励企业设备换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900台,实施10个智能装备项目,打造5个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

加快

绿色化发展

新增国家绿色工厂4户、绿色设计产品4项

推进品牌

质量建设

新增省级新产品20个以上,安徽工业精品5个以上。

推进产业

数字化提升

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企业8户及以上。

实施“万家企业上云”计划,新增上云企业3000户。

四是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工业设计,培育壮大商务服务、品牌服务、信息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提升“皖南川藏线”等景区品质,加强区域文化旅游合作,联合开发大华东黄金旅游线,着力打造长三角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力争接待游客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6%和20%以上。全力推动电商产业融合提升,打造服务业发展新引擎,力争实现网络零售额80亿元。

  专栏9:2020年电商产业融合提升主要任务

培育电商

龙头企业

培育年网络销售1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10户,培育年网络销售额100万元以上品牌企业10户。

扩大电商

应用领域

支持生产性企业开展网络零售(B2B/B2C),力争规上工业企业触网率达到50%、限上商贸企业电商应用100%。

支持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对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扩展业务,开展宣城地产品线上线下融合促销活动,促进服务体验融合、商旅文体协同、购物体验结合。

鼓励引导本地企业,借助长三角专业电商平台开展跨境电商和定制服务。

加快发展

农村电商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网上批发、零售和产销对接等活动,支持长三角加工企业或者电商企业与农民签订合同,将分散式生产整合起来。

五是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实施稳企强企增企行动,制定出台强实体稳增长“1+N”政策体系。继续扎实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和“千名干部联系千家企业”活动,进一步提升帮扶工作的精准度、实效性,增强企业获得感。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金融服务,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平台,支持民生银行在宣设立分支机构,扎实开展“千名行长进万企”活动,探索“政银保”模式,力争新增贷款130亿元。鼓励引导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力争直接融资超过60亿元。建立政企沟通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宣城创新愉快、创业愉快、创造愉快。

    (四)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推进“一岭六县”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化共建南京都市圈,加快融入合肥都市圈,力争全域加入杭州都市圈,积极推动芜马宣城市组群发展,支持绩溪、临安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G60科创走廊、苏皖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松江宣城产业园、宣城萧山产业园、宁宣产业园等合作共建园区建设。深化科技协同创新,推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认定结果互认制度。与沪苏浙有关城市建立更加紧密的交流合作机制。

二是加快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围绕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加快实现与沪苏浙重点地区交通互联互通,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




  专栏10:2020年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大项目

铁路

◆◆◆

确保商合杭高铁、皖赣铁路扩能改造芜宣段开通运营。

全面推进宣绩高铁、巷口桥铁路物流基地加快建设。

做深做实宁宣高铁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杭临绩、宁杭高铁二通道、宣铜等铁路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争取早日启动项目前期工作

公路

加快建设芜黄高速宣城段;开工建设宣泾高速,力争开工建设G50宣广高速改扩建、申嘉湖高速西延宁国段等项目。

全力协调宁宣杭高速高淳段、临安段,扬绩高速溧阳段3条省际“断头路”加快建设,力争尽早贯通。

机场

◆◆

建成通航芜宣机场。

推进旌德通用机场建设;做实郎溪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水运

加快推进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宣州综合码头二期工程建设。

三是聚力加快市区发展。按照“提质、提速、提效”的城市建设思路,实施市区城市建设项目249个,完成投资150亿元。重点推进“一江一湖一山一园一区”项目建设,启动水阳江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彩金湖片区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中央公园生态绿地。完善城区路网体系,新建、续建34条市政道路,加快城市“四环”闭合。开工建设市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档案馆等项目,完善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确保垃圾焚烧发电二期和集中供热一期投入运营。

聚焦园区“主战场”,统筹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培育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市区产业发展水平。

专栏11:2020年市区产业发展主要任务

宣城经开区

实施“1511”招商计划,即全年新签约项目1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5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以上。

实施“1153”攻坚行动,即每月1次调度,每季1次观摩,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0个,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30个。

抓好企业培育“四个一批”,即重点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力争新增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户、税收千万以上企业5-10户;帮扶壮大一批成长性企业,力争新增规上企业20户以上;精准扶持一批小而精、小而专企业,力争5-10户科创孵化企业实现成果转化;盘活再生一批僵尸企业,力争再盘活僵尸企业20户,清理闲置土地1000亩以上。

宣城现代

服务业

产业园区

建成启用皖江冷链集配大市场、宣城农批物流园等2个专业市场全面启动长三角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宣城申通智慧物流产业基地等建设。围绕基础零部件等核心、关键产业,全面启动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建设。

持续推进羽绒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争取中国羽绒储备交易中心落地建设。

宣城高新区

全力支持宣城高新区“以升促建”创成国家级高新区。

四是支持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郎溪、广德毗邻苏浙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支持广德经开区、郎溪经开区升格国家级开发区,支持宁国经开区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支持宁国加快建设中德智造小镇。支持泾县切实做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保护,加快创成国家级电机科技创新基地。支持绩溪在做强做精现有企业的基础上,补链、强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支持旌德加快颐高万创空间、青年电商E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打造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专栏12:2020年各县市区重点项目

宣州区

博瑞特热能年产5000台套锅炉及环保设备技术改造、宏峰铝业科技年产3万吨高强度工业铝型材、科峰合金年产10000吨不锈钢阀配件等项目计划开工。

美帮机电年产5000吨高性能电机磁瓦、力久远汽车年产1000吨汽车轴承零部件、吉鼎玻机械年产100套玻璃钢化炉项目计划竣工。

郎溪县

联徳高精度机械零部件、福锦纺织科技年产13500万米纺织面料、聚杰微纤新材料年产8000万米超细纤维面料及制成品等项目计划开工。

博盈机电金属精密构件研发和制造、金弘润新材料年产1000吨内饰面料、华菱家装电梯年产10万吨电梯高比重对重块项目计划竣工。

广德市

广能电子电路智能制造产业园、永耀智能家居产品及其配套零部件、亮亮电子智能家居产业园项目计划开工。

慈兴科技产业园二期、永茂泰汽车关键零部件精密加工智能化生产线、嘉好机械挤出成套设备生产项目计划竣工。

宁国市

科博尔智能机床生产、中铝高强高硬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中达汽车工程机械及通用机械用精密零部件项目计划开工。

蛟龙工业传动减速机、恒基纸面石膏板、汉扬年产3万吨精密铸件及加工项目计划竣工。

  

新四军铁军精神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吴鸿泰茶园综合体开发、旭日管业HDPE波纹管建设等项目计划开工。

泾县宣纸综合市场、深蓝自动化年产1700台服装及皮革设备、正飞机电年产8000套NEMA特种电机水泵成套设备生产等项目计划竣工。

绩溪县

 

上海均和集团康养·IT产业园、绩溪·糸巷美食城旅游综合开发、虎山头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计划开工。

中青欣意电缆、小小科技高端零部件智能化生产、吴家山安置区工程等项目计划竣工。

旌德县

高铁新区商业综合体、旌德县城区供水安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宣砚小镇文创中心综合体等项目计划开工。

润泽众融药品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旌德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旌德县人民医院业务综合楼改扩建等项目计划竣工。

五是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抓好农村“三变”改革质量提升,积极探索“三块地”改革宣城路径。推进河长制、林长制改革,全力争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值突破1000亿元。推进“一抓六动”专项行动,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家禽产业转型升级,稻渔综合种养、优质烟叶巩固提升。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切实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生猪产能恢复,实现稳价保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500公里、县乡道大中修工程200公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实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扎实推进村庄清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建设提升“三大行动”,确保90%以上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五)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一是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力争营商环境居全省前列。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尽心尽力服务民营企业。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一网一门一次”、“互联网+政务”等改革,学习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区域综合评价、“标准地”等改革,力争创优营商环境走在全省前列。推动长三角“一网通办”建设,设立线下“一网通办”服务专窗,实现长三角政务线下异地办理和全流程线上办理。

二是提升招商引资质量。突出产业集聚,重点围绕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和生物制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聚力“强链、补链、延链”招商,着力打造上下游产业联动的产业集群。突出重点区域,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G60科创走廊建设机遇,紧盯沪苏浙重点城市产业转移趋势和知名企业扩张布局,做好对接联络、考察洽谈等各项工作,争取在区域合作上取得新进展。创新招商方式,更好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继续推行“产业+基金+政策+平台”招商模式,力争引进央企、民企、外企等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

三是深化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优化信用平台,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协同推进环境保护、食品医药、产品质量、旅游等领域联合奖惩。探索与铜陵、马鞍山、池州等周边城市开展跨区域信用合作。

(六)织牢加密民生保障网

  一是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加大“2+N”品牌宣传力度。重点做好2020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大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积极建设申报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完善农民工工资清欠长效机制,加强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制度建设。健全企业空岗报告、用工信息发布等制度,着力解决开发区企业招工难。

二是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成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力争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50%。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无证园、幼儿园“小学化”等专项治理。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推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深入实施“健康宣城2030”规划和“健康城市”2020行动方案。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安徽文化云”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质量。完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乡镇、村(社区)普遍建成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探索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围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医保异地结算、社保异地办理、异地养老、长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长三角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三是着力加强民生保障。紧盯“一老一小”民生关切,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全面二孩”政策配套措施,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申创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城市。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实现法定人群应保尽保。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完成3384套棚户区改造和367户农村危房改造,实施12760户市区老旧小区改造。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实现全市城乡低保统筹。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强化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切实做好残疾人工作。深化殡葬改革,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实现城乡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有效防灾减灾救灾,切实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服务和人民防空等工作,进一步发展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档案、地方志、气象、地震等各项事业。

2020年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编制“十四五”规划。我们将深入研判发展环境,在广泛征求意见、集聚民智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目标任务,精准谋划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改革、重大政策和重点举措,扎实推进“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各位代表!抓好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的实际成效,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